3月1日,正式实施!成都给垃圾分类划重点
3月1日起
《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如何实现从源头到终端全程管理?
氢燃料电池公交车
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成都街头
作为氢能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氢站又该如何布局?
……
2月23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24次常务会议,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及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精神,研究市政府贯彻落实措施,审议《关于贯彻落实〈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推进全程分类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送审稿)》《成都市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试行)(送审稿)》等文件。
成都将推进全程分类体系建设
根据会上审议的《关于贯彻落实〈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推进全程分类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送审稿)》,到2021年,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格局基本成型、分类体系基本建成、社会氛围基本形成、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四大目标。成都将构建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体系、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处理系统、全面营造垃圾分类全民参与社会氛围、改革创新生活垃圾分类运行机制。
▲《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
王凤朝强调——
◎ 要压紧压实责任,健全考核机制,加大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各环节工作力度,建立垃圾分类从源头投放、收集,到中后端的运输、处理等全过程产业链体系。
◎ 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不断提升分类处理能力和专业水平,确保垃圾分类落到实处。
◎ 要加强宣传力度,全面普及相关知识,多措并举提升市民群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积极性。
成都市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将出台
排气管没有“黑尾巴”
坐在车内听不到发动机的轰鸣声
……
这样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
在成都街头已不再鲜见
作为支撑成都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氢能产业发展的重点已拓展至氢气“制备、存储、运输、加注、应用”全链条。会上审议的《成都市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试行)》,就是在深入研究武汉市、青岛市、济南市等城市经验做法,结合成都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发展实际起草而成。
《管理办法》共计五章二十五条,明确了加氢站的供地原则、标准规范、建设类型、鼓励方向等。同时,参照成都市天然气加气站建设管理模式,将加氢站建设涉及的用地审批、立项审批、规划审批、建设审批、竣工验收各环节的负责部门及主要流程进行了梳理和明确,并对加氢站运营及安全管理涉及的经营证照、氢气质量、加注要求和范围、数据维护、安全设施、应急预案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加氢站是氢能技术推广应用的必备基础设施,是氢能资源发展和使用的平台载体。会议指出——
◎ 要前瞻性科学布局,着眼全球能源革命趋势和我市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情况,超前规划布局加氢站。
◎ 要营造氢能产业生态,以加氢站建设运营为锚点,有效链接上游制氢企业和下游用户终端,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 要强化安全管理,在设计建造、审批、运行和监管等环节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加氢站安全使用。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