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蓝图下,BIPV或迎来“黄金时代”!
更新时间:2021-03-24 点击次数:0次 来源:建筑时报
今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产业迎来结构调整、新能源应用、节能减排的新任务。建筑碳排是目前我国主要的碳排放来源之一,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的数据来看,目前建筑全生命周期产生的碳排已经占到全国碳排总量的51.3%,其中仅建筑运行阶段碳排占比就达到了22%,解决建筑碳排将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对全国节能绿色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是打造绿色建筑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方式之一。今年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隆基、晶科等能源行业巨头都通过各种方式提交自己的议案,呼吁推动绿色建筑,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提出了包括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给予差异化电价补贴、进一步完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和鼓励各省市开展BIPV试点城市建设等建议。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得到空前关注,目前已有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内蒙古、浙江等多地发布相关BIPV未来三至五年相关政策。推动BIPV的大规模市场应用、高质量发展被提上议程。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确立和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新基建建设的背景下,BIPV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隆基新能源董事长唐旭辉向记者介绍,刚刚过去的2020年被称之为BIPV发展元年,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入局BIPV领域,以隆基新能源为例,在产能方面隆基已具备了1GW( 1吉瓦=10亿瓦)的产能规划,未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还会相应的扩大。相信十四五期间我国BIPV产业将在应用端、制造端以及电力消纳等各个环节取得非常大的发展。
此外,随着近年来光伏发电在技术研发、成本下降、社会认可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尤其是我国在光伏产业拥有着明显的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以及产业链优势,这些基础条件都决定了BIPV的大规模市场应用已经具备条件。
据业内人士统计,从市场规模来看,目前我国既有建筑面积600亿平方米,可安装BIPV产品近100亿平方米,约1500GW。每年新增建筑约20亿平方米,可新增安装面积约18GW。
已经落地的BIPV项目在能源节省和低碳方面也都表现不俗。唐旭辉介绍,隆基今年交付了江苏省首个装配式BIPV应用案例——连城凯克斯项目。该项目所发电力全部自用消纳,25年的年平均发电量148.0927万度,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约为966.64h,25年总发电量为3702.3186万kW·h(千瓦·时)。项目目前运行状况非常良好,业主反馈非常积极,不仅减少了用电成本,也帮助企业降低了碳排放,有望在江苏乃至华东地区高端制造业低碳发展方面带来示范作用。
然而,现阶段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在我国作为新兴产业,推进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进一步推BIPV有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秘书长史利民认为,一是尚未制定BIPV的相关支持政策。国家层面尚未出台支持BIPV的政策,政策支持层面难以满足BIPV产品当前市场投资回报的需求。
对此,史利民建议将BIPV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应用纳入“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加强规划引领。建议结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发布建筑节能路线图,设置更高的建筑节能发展目标,配套相应的激励政策。
给予差异化电价补贴和财税政策,同时优化补贴资金发放及报审机制。此外,鼓励地方政府出台地方补贴支持。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建议银行加大贷款力度,并降低利率水平,提高项目服务效率。
鼓励各省市开展BIPV试点城市建设。建议重点在民生、工商业、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机构等领域发展光伏应用,加快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基础设施等城市要素融合发展,新建区域、新建建筑优先应用光伏建筑一体化,通过大力推广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应用推动城市转型,带动相关产业优化升级。
二是BIPV标准化工作尚需进一步完善。虽然住建部已出台了BIPV的一些技术规范,但针对BIPV的在产品、设计、施工、建筑等方面的相关标准与规范仍不完善。
在进一步完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方面,史利民建议,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质监、安监等部门,在BIPV相关企业配合下输出标准图集,完善BIPV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组织成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研究制定出台BIPV光伏系统及设备规范、标准及体系,规范BIPV光伏产品的市场准入,并明确和建立相关监管主体和职能,促进市场的安全健康发展。
能源产业进入BIPV产业初见成效,能源产品应用场景得以扩大,建筑企业通过走绿色化道路转型升级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拥有相同节能环保目标的不同产业间如何适度融合,是规模化、良性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的重要课题。
唐旭辉坦言,此前的BIPV产业一直是以光伏的技术思维为主导,总想用光伏组件去代替建材,这种思维主导下的BIPV就是在“打补丁”。而隆基新能源在开始BIPV产品研发时,团队就形成了一种共识“建筑光伏一体化产品的第一属性是建材,是一种具有发电功能的建筑材料,产品的开发思路需要充分顺应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是未来建筑所需要的。这种相互尊重、相互融合的理念也是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根本思路。”
在新产品隆顶的开发中,研发团队把建材属性作为这款产品的基础属性,在研发阶段开始就充分实现了建筑与光伏两个领域的相互尊重与融合,这种变化是基于设计理念的根本性变化,在研发团队中,成员来自建筑、建材、电气、钢构、光伏等多个领域,他们在各自领域也都拥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和技术积累。也正是在这些不同领域人才的通力配合下,诞生了这款真正从建筑角度出发设计、生产的功能性建材产品。
在我国碳中和的宏伟蓝图下,绿色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理念的普及和重视程度的提升,相关政策也在酝酿出台。政策和行业标准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成熟,和真正具备硬实力的优质厂商进入市场,带来更多性能优异、一体化程度高、稳健可靠的产品,BIPV正在开启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对于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唐旭辉建议,要加强市场准入,建立行业标准,推动优质产品的应用;同时,业内企业也应该加强技术研发和质量把控,将先进、优质的光伏产品推向社会,防止伪劣产品扰乱市场秩序。